人生在世,孰能无梦?每个人都对人生有着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梦想目标。而人又具有鲜明的群居社会性,由己及人、由小到大,由个人而至家庭、集体、社会、民族、国家,作为不同层次的命运共同体,也当然有着共同的精神追求和梦想目标。所以,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都是新的历史时期全体中国人、中华儿女精神情感的“最大公约数”,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理想。
然而,梦想并不必然自动实现,团结才是力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守株待兔终究是偶然的幸运,提出实现“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并不必然代表这些目标就会自动实现,实现目标归根到底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实干和奋斗。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需要全社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历史经验和社会学的客观规律都启示我们,全社会要团结起来、能够共同奋斗的前提和基础是有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和动员力、有强大的文化和精神凝聚力。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正是起到提供团结起来的思想利器的重要作用,是我们团结起来的指南针和动力源。比如,“中国梦”的形象表达,既贴近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内心,又概括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提出后迅速得到了亿万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的热烈响应和衷心拥护,是在多样化的时代树立起了一面鲜亮的引领主流价值的旗帜。
团结奋斗局面也并不必然自动形成,过程中依然充满挑战。从历史上看,中国人有“集体主义”的文化基因和心理倾向,因为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是在“大禹治水”等依靠集体力量战胜自然的共同行动中形成的,这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核心优势。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人权思想的传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当代中国人越来越重视和追求个人价值、欠缺社会责任,传统的“家国情怀”和价值观弱化。我们要尊重这种多样化,但绝不能放任多样化造成国人思想精神上的一盘散沙状态,否则我们就是自废武功。“数量不等于力量”,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大清王朝的GDP在当时的全球处于绝对的第一的位置,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动员力和效率,我们民族依然经历了巨大磨难。因此,全面的国力既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更重要的是强大的精神软实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攻坚期,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外部势力,有针对、有计划的“遏制”和“分化演化”图谋以及周边国家基于各自利益的各种挑衅,全社会迫切需要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来正确认识民情国情世情,正确认识形势和任务,真正在追求个人成长和价值的基础上,确立共同理想和共同行动。
全社会团结起来艰苦奋斗的重心和关键是青年一代。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当历史的车轮跨到21世纪,青年不仅是代表未来的力量,更加是重要的现实力量,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青年既是推动创新创业的主力,也是各种骚乱动乱的骨干。因此,只有我们的青年一代拥有较高的综合能力素质,拥有自由发展的健全人格,同时又拥有团结奋斗的主动意识和责任,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才有更加广阔的前景和美好的未来。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令中国人自豪、令全世界瞩目,但是,三个“没有变”的现实国情仍然客观存在,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还很突出。因此,青年一代要清醒认识到我们距离实现“两个100年”的目标和“中国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认识到“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团结起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根深叶茂,源丰流长。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团中央在全国部署开展高校共青团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活动,就是要通过“进支部、进社团、进网络、进团课”,通过组织开展有形化、经常化的工作和活动,引导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和高校团学干部进一步牢固树立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进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以此打牢当代青年学生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将涓涓细流、星星之火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