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北京出台实施《北京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方案(试行)》,要求各区县在年底前必须出台具体方案。顺义区是北京市工业大区,工业产量占到全市的1/6,成为远郊区县减煤压煤的“领头羊”。记者从顺义区环保局获悉,按照区《2013年—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顺义区至今年年底,有望完成1500蒸吨煤改气任务,占北京市2014年5400蒸吨总任务的27.7%。
三大供热中心煤改气,能源改造更细心
顺义区将率先实现仁和镇地区的无煤化。大龙城东、城西,仁和镇城南三大供热中心煤改气工程的实施,将为顺义压减燃煤锅炉850蒸吨,新上天然气锅炉960蒸吨。工程实施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21.5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970吨,减少烟尘排放91吨,减少煤炭23.2万吨。顺义区环保局副局长张晓第介绍,政府每年为此要拿出约8000万元补贴为煤改气而形成的供暖费用的倒挂。但是,区政府认为,为了这项顺义区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民心工程,每年拿出约8000万元的补贴是值得的。
正在进行“煤改气”工程的北京大龙供热中心城西热源厂位于顺义城区西侧,今年冬天燃气供暖面积达到420万平米。该厂煤改气项目负责人苏东风提到此次改造中的两个特殊之处。其一,把锅炉专用的鼓风机安装在地下室。“鼓风机属于属于大噪音设备,我们为了体现此次煤改气工程的环保理念,减少噪音,把它安排在了地下室。”改造后,噪音能降到50分贝以下,符合北京市政府关于居民小区的噪音标准。其二,对烟气余热进行二次利用。热源厂加装3台6MW的烟气余热回收设备。在保证了排烟温度从90℃降到30℃同时,进行能源二次利用,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增长。
农村用上电取暖,有了补贴更贴心
同时,顺义区农村积极推进“减煤换煤、清洁空气”。在去年换煤8530.44吨、实施煤改电467户、换装液化石油罐8919罐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在全区19个镇、216个村推进优质燃煤替代工程,在6个镇、7个村,对2616户集中实施取暖煤改电。
高丽营镇西马各庄村共有村民466户,人口1230余人,符合改造条件的438户已全部实施改造完成。据入户调查,过去取暖全部依靠燃煤,每个取暖季,每户居民平均使用5吨标砖煤,全村大概消耗2330吨标准煤,取暖季的取暖费用大约在6000元每户。煤改电取暖后,每户每个取暖季的费用为3816元左右,节约开支2180元左右。减少燃煤使用量233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17242公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9805公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104吨,还减轻了运输清理燃煤炉渣过程中带来的二次污染。
以西马各庄村村民刘连秋家为例,他家安装了7片变频式固体蓄热电散热器,原本1万1千多的价钱最后实际花了1130多元,因为政府有补贴。刘连秋说:“与老式燃煤取暖相比,电取暖器又干净又省事。想什么时候开就什么时候开,让它多少温度就多少温度!”